由飯店出發經南迴公路到達仁鄉,停7-11便利商店休息上廁所,(步道無廁所)→台東縣達仁鄉南田村下車處→檢查站核對身分證件後,開始阿朗壹行程(約7.2公里)(預估4~5小時)
阿朗壹古道~,沿海岸線而行風景優美、地質景觀豐富, 是兼具自然與文化價值的一段步道,經由低海拔熱帶季風雨林,以及熱帶海岸林生態系的野生動植物。透過專業的導覽解說,深入探訪歷史悠久,風景與地質豐富的古道,穿梭於樹林間、天空、海洋、浪花,見證不同時期的台灣之美。 阿朗壹古道是台東安朔村的舊稱,也是舊時屏東及台東東邊的一條沿海古道,以前沒有車的時代就是北邊南田跟南邊的旭海,是唯一的一條交通路綫!
早餐後,專業向導帶您一同前往阿朗壹古道探索!
PART1:礫灘
古道的路線其中的海岸線爲礫灘地形,可一邊觀察山壁,經造山運動形成的特殊景觀及海灘上大塊大塊的石頭。礫灘,顧名思義也是比較容易腳底進水,按著導覽員指示走,可以避開腳底進水,除非你喜歡,但是要記得多帶一雙鞋哦!
備注:五到十月期間走阿朗壹,在礫灘會發現綠蠵龜的蹤影,這段期間是綠蠵龜的産卵期,母龜會在礫灘上下蛋,所以這段時間絕對不可以走靠海岸的道路,不然珍貴的龜卵可能就在你的腳下…,也是因爲阿朗壹古道海岸珍貴的生物、植物,所以環保團體一直致力於保護此處避免被開設省道,影響了綠蠵龜在台灣本島最後的棲息地。
PART2:好漢坡
這段走起來是阿朗壹古道比較辛苦的一段,但只要跟著導覽員的腳程,穩步前進,配合呼吸,其實完全不會喘呢! 走到好漢坡頂點往下看。海被分成三種顏色拍,拍照最佳的地方!千萬別錯過!
阿朗壹古道,走起來真的很有古道的感覺,由於人煙稀少,道路沒有特別開發,就像清朝時期探險隊一樣,走在海岸旁的叢林小徑中,別有一番風味。
PART3:鵝卵石灘
回到林投相伴鵝卵石灘;這整段走起來也是最賞心悅目的一段,一路上看著腳下美麗的鵝卵石,但是小心穩步前進以免扭傷!抵達石灘的盡頭,因海岸地形每年都在變,後面一段的海灘都被海給沖蝕掉了,開始要帶手套,攀爬將近75度的斜坡,現在已經有原住民做的木頭步道,雖然也是很陡,但跟著導遊的腳步,穩穩慢慢的走,保證走完全程都不會喘。
動物:阿朗壹古道上海岸線的蟹類, 擁有6科22種陸蟹, 其中6種是台灣特有種,樹蟹和林投蟹全球僅在台灣發現過,同時也是台灣椰子蟹生態最完整的棲地。 目前有跡可考的是在旭海至南田段有18種特有動物、36種特有亞種動物,包含4種一級保育類、26種二級保育類以及19種三級保育類動植物如綠蠵龜、黃裳鳳蝶等。
植物:因濱臨太平洋海風直襲,古道除椰子樹外尚少有高大樹木,植物大多為林投、月桃、血桐、雛菊、紫花長穗木、紅仔珠、山素英、白花苦林盤、曼荊、瓊崖海棠、鐵澀、樹蘭、台灣海藻等。
備注:在下午3點以前完成阿朗壹古道行程;方可以增加安排前往下列2個行程〜高士部落與歷史穀(古)道&野牡丹神社公園設有視野開闊的瞭望台。
高士部落與歷史穀(古)道(Gaoshih Tribe and Historic Trail) 高士(kuskus)部落為排灣族paljilauljilau群的古老部落,依據遺址考證估計有六百年的悠久歷史,爲日據時期牡丹地區的政教中心,在高士舊部落中,還留有日治時期公學校及日本神社的遺跡。二十世紀初期,高士部落位在gade(即現今高士村聚落上方,高士佛部落永久屋基地處)等地勢較高處,而農耕之水田則位於聚落下方高士溪兩側平坦谷地,往來兩地的傳統路徑稱爲「sadjungdjung」,意指回家時,陡峭的路面幾乎可讓鼻子碰到膝蓋)。每年在水稻收成後,族人辛勤的扛著收成之稻穀,經由此一古道背負回部落,因此稱之為「高士穀(古)道(siipadaipadaidjalan)」。
野牡丹神社公園設有視野開闊的瞭望台
每年3到5月間,整個小山頭開滿美麗的野牡丹花,和高士歷史穀道,目前已經成為高士村推動社區營造及產業發展的重要場域,其擁有深厚的人文歷史價值,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,是發展部落深度旅遊的最佳環境。行走在穀道上,在自然的氛圍中與祖靈對話,將「團結、分享、榮譽及熱情」的高士精神,光榮的傳承下去!